[ào rán]
高傲貌。
《晏子春秋·谏下十五》:“﹝ 齐景公 ﹞带球玉而冠且,被髮乱首,南面而立傲然。” 晋 陶潜 《士不遇赋》:“靡潜跃之非分,常傲然以称情。” 宋 苏洵 《任相》:“彼人主傲然於上,不礼宰相以自尊大者,孰若使宰相自效以报其上之为利。”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八)》:“一个新的职员到校了,势派非常之大,学者似的,很傲然。”
坚不可屈貌。
陶铸 《松树的风格》:“去年冬天,我从 英德 到 连县 去,沿途看到松树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六章:“她提着竹篮子走着,傲然昂着头……给人一种不容轻薄,不容嘻笑的凛然气概。”
[ào rán]
[ào rán]
[ào rán]
中华人民共和国傲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ào rán]
凛然 [lǐn rán]
严肃而可敬畏的样子:大义~。态度~。~不可侵犯。
昂然 [áng rán]
仰头挺胸无所畏惧的样子:~屹立。气概~。
决然 [jué rán]
1.表示很坚决:毅然~。~返回。
2.必然;一定:东张西望,道听途说,~得不到什么完全的知识。
傲岸 [ào àn]
高傲;自高自大。
屹然 [yì rán]
屹立的样子:~不动。
敖然 [áo rán]
受煎熬貌;忧虑貌。敖,通“熬”。
[ào rán]
孤僻 [gū pì]
(性格)怪僻,不合群: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