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ān yòu]
宽恕,原谅。
《后汉书·王梁传》:“﹝ 王梁 ﹞建议开渠,为人兴利,旅力既愆,迄无成功,百姓怨讟,谈者讙譁。虽蒙宽宥,犹执谦退。君子成人之美,其以 梁 为 济南 太守。” 唐 骆宾王 《兵部奏姚州道破逆贼诺没弄杨虔柳露布》:“礼不重伤,班白必存于宽宥。”《剪灯新话·申阳洞记》:“因乏药材,入山採拾,贪多务得,进不知止,不觉失足,误坠於斯,触冒尊灵,乞垂宽宥。” 刘半农 《读<海上花列传>》:“本书所有的不能宽宥的毛病,不在上半部而在下半部。”
[kuān yòu]
[kuān yòu]
[kuān yòu]
宽恕 [kuān shù]
宽容饶恕。
宽大 [kuān dà]
1.面积或容积大:衣袖~。~豁亮的客厅。
2.对人宽容厚道:襟怀~。
3.对犯错误或犯罪的人从宽处理:~政策。~处理。
宽待 [kuān dài]
宽大对待:~俘虏。
宽贷 [kuān dài]
宽容;饶恕:如果再犯,决不~。
宽饶 [kuān ráo]
宽恕;饶恕:依法惩治,决不~。
宽容 [kuān róng]
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大度~。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绝不能~。
[kuān yòu]
严惩 [yán chéng]
严厉处罚:~凶犯。~不贷(贷: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