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ē]
〈形〉
(形声。从缶( fǒu),夬( guài)声。缶,瓦器。“夬”也有表意作用。水缺为“决”,玉缺为“玦”,器缺为“缺”,都有破损之意。本义:器具破损) 同本义。引申为缺漏而不完整
缺,器破也。——《说文》
入休乎缺甃之崖。——《庄子·秋水》
周室既微,载籍残缺。——《汉书·艺文志》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诗·豳风·破斧》
又如:墙缺了一块;缺落(破损剥落);缺啮(折角,破损);缺坏(破缺损坏);缺触(残缺剥蚀);缺唇(又叫“缺嘴”,上唇缺损。一名兔唇);缺圮(残缺倒塌)
〈动〉
短少;缺乏
缺王道之仪。——《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于此微缺然。——清· 袁枚《祭妹文》
又如:缺盐;缺油;缺员;缺这少那;缺人;缺月(月缺,不圆的月亮);缺势(缺后角的一种坐垫);这本书缺两页
该到未到 。
如:人都到齐了,一个不缺
〈名〉
旧指官职的空额,后亦泛指一般职务的空额 。
如:补缺;缺位(职位空缺);缺项(缺门)
空隙;缺口
锋口为缺。——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缺呀(缺口开张貌)
亏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 苏轼《水调歌头》
又如:缺月(不圆之月);缺蟾(缺月)
缺陷。引申为遗憾
犹欲保残守缺。——《文选·刘歆·移太常博士书》
又如:缺事(工作上的缺失;感到缺憾的事);缺限(缺陷)
[quē]
[quē]
[quē]
缺少 [quē shǎo]
完整无缺 [wán zhěng wú quē]
缺口 [quē kǒu]
缺席 [quē xí]
缺课 [quē kè]
缺一不可 [quē yī bù kě]
缺点 [quē diǎn]
完好无缺 [wán hǎo wú quē]
缺乏 [quē fá]
缺陷 [quē xiàn]
缺失 [quē shī]
稀缺 [xī quē]
短缺 [duǎn quē]
欠缺 [qiàn quē]
紧缺 [jǐn quē]
缺水 [quē shuǐ]
空缺 [kòng quē]
缺氧 [quē yǎng]
补缺 [bǔ quē]
缺位 [quē wèi]
残缺 [cán quē]
缺货 [quē huò]
缺憾 [quē hàn]
缺额 [quē é]
缺德 [quē dé]
缺考 [quē kǎo]
奇缺 [qí quē]
缺勤 [quē qín]
缺漏 [quē lòu]
缺省 [quē shěng]
暂缺 [zàn quē]
余缺 [yú quē]
缺如 [quē rú]
肥缺 [féi quē]
缺欠 [quē qiàn]
出缺 [chū quē]
亏缺 [kuī quē]
遗缺 [yí quē]
飞缺 [fēi quē]
缺亏 [quē kuī]
[quē]
全 [quán]
1.完备;齐全:这部书不~。东西预备~了。棉花苗已出~。
2.保全;使完整不缺:两~其美。
3.整个:~神贯注。~家光荣。~书十五卷。
4.完全;都:~不是新的。不~是新的。他讲的话我~记下来了。
5.姓。
亏 [kuī]
1.受损失;亏折:~本。盈~。~损。做生意~了。
2.欠缺;短少:血~。理~。功~一篑。
3.亏负:~心。 人不~地, 地不~人。你放心吧,我~不了你。
4.多亏:~他提醒我,我才想起来。
5.反说,表示讥讽:这样不合理的话,倒~你说得出来。~你还是哥哥,一点儿也不知道让着弟弟。
残 [cán]
1.不完整:~本。
2.快完的;剩下的:~冬。~羹剩饭。
3.伤害;使不完整:摧~。
4.凶恶:~暴。
[quē]
盈 [yíng]
1.充满:充~。丰~。车马~门。恶贯满~。
2.多出来;多余:~余。~利。
3.姓。
圆 [yuán]
1.圆周所围成的平面。
2.圆周的简称。
3.形状像圆圈或球的:~桌。滚~。滴溜~。圈画得很~。
4.圆满;周全:这话说得不~。这人做事很~,各方面都能照顾到。
5.使圆满;使周全:~场。~谎。自~其说。
6.我国的本位货币单位,一圆等于十角或一百分。也作元。
7.圆形的货币:银~。铜~。也作元。
8.姓。
余 [yú]
1.剩下来的;多余的:~粮。
2.零数:十~人。一斤~。
3.文言人称代词。我。
4.“餘”,另见“馀”
欠 [qiàn]
1.困倦时张口出气:~伸。
2.身体一部分稍微向上移动:~脚儿。~了~身子。
3.借别人的财物等没有还或应当给人的事物还没有给:赊~。~账。~债。~情。~着一笔钱没还。
4.不够;缺乏:~佳。~妥。~火。~考虑。万事俱备,只~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