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ǐ]
〈动〉
(形声。从广( yǎn),氐( dǐ)声。本义:止住;停滞)
同本义
底,止居也。——《说文》
勿使有壅蔽湫底。——《左传·昭公元年》
又
底禄以德。
有所底止。——《左传·宣公三年》
盟以底信。——《左传·昭公十三年》
戾久将底。——《国语·晋语》
又如:底止(结局);底着(停滞;滞留);底遏(遏止);底滞(滞留)
隐藏 。
如:底伏(隐伏)
达到 。
如:底定(稳定,平定);底豫(由不悦变成欢乐);底平(底定);底成(取得成功)
引致 。
如:底力(致力;尽力);底服(致使臣服)
磨砺 。
如:底厉(砥砺。指磨石);底兵(磨砺兵器)
〈名〉
最下面,底端
底,一曰下也。——《说文》
实惟无底之谷。——《列子·汤问》
则言黄泉之底。——《淮南子·脩务》
清澈见底。——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全石以为底。——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如:鞋底;箱底;桶底。引申为下层,下面。
如:底下人(仆役);底土层;底冰
底子;基础 。
如:底簟(根基,基础);底下书(指学有根底的著作)
草图、草案、草稿、预备性或试验性的略图或文本 。
如:底样
底细;内情 。又如:底里(内幕,内情;详细);底脚(底细;住址);底脚里人儿(内线人物)
引申为尽头;末尾 。
如:年底;月底;底极(终点;终极)
几何图形的基线或基面 。
如:圆锥的底
文物,史料,以永久性形式保存下来的证据、知识或资料 。
如:留个底儿
构成观察或体验事物的背景的那些自然、物理或物质条件 。
如:白底红花
〈代〉
疑问代词。何,什么
底处飞双燕,衔泥上药栏。——宋范成大《双燕》
又如:底作(何为,干什么);底事(何事);底物(何物);底处(何处);底许(几许,多少)
指示代词。此,这 。
如:底事(此事)
〈副〉
尽;极 。
如:底发(尽量发出);底烦(愁闷之至)
的确;确实 。
如:底确(定准)
另见 de
[de]
“底”在五四时期至三十年代用于领属关系,现已不用
另见 dǐ
[dǐ]
[de]
[dǐ]
[de]
底下 [dǐ xia]
井底之蛙 [jǐng dǐ zhī wā]
到底 [dào dǐ]
底气 [dǐ qì]
月底 [yuè dǐ]
年底 [nián dǐ]
海底 [hǎi dǐ]
彻底 [chè dǐ]
底盘 [dǐ pán]
底线 [dǐ xiàn]
底层 [dǐ céng]
底蕴 [dǐ yùn]
心底 [xīn dǐ]
打底 [dǎ dǐ]
功底 [gōng dǐ]
摸底 [mō dǐ]
锅底 [guō dǐ]
底价 [dǐ jià]
见底 [jiàn dǐ]
底座 [dǐ zuò]
垫底 [diàn dǐ]
探底 [tàn dǐ]
兜底 [dōu dǐ]
鞋底 [xié dǐ]
谷底 [gǔ dǐ]
底子 [dǐ zi]
脚底 [jiǎo dǐ]
保底 [bǎo dǐ]
底色 [dǐ sè]
托底 [tuō dǐ]
底薪 [dǐ xīn]
卧底 [wò dǐ]
底衫 [dǐ shān]
谜底 [mí dǐ]
筑底 [zhù dǐ]
基底 [jī dǐ]
家底 [jiā dǐ]
班底 [bān dǐ]
足底 [zú dǐ]
底板 [dǐ bǎn]
顶 [dǐng]
1.人体或物体上最高的部分:头~。屋~。山~。塔~儿。
2.用头支承:~碗(杂技)。~天立地。他~着雨就走了。
3.从下面拱起:种子的嫩芽把土~起来了。
4.用头或角撞击:~球。这头牛时常~人。
5.支撑;抵住:拿杠子~上门。列车在前,机车在后面~着走。
6.对面迎着:~风。~头。
7.顶撞:他听了姑母的话很不满意,就~了她几句。
8.担当;支持:活儿重,两个人~不下来。
9.相当;抵:他一个人~两个人。
10.表示程度最高:~好。~喜欢唱歌。
顶 [dǐng]
1.人体或物体上最高的部分:头~。屋~。山~。塔~儿。
2.用头支承:~碗(杂技)。~天立地。他~着雨就走了。
3.从下面拱起:种子的嫩芽把土~起来了。
4.用头或角撞击:~球。这头牛时常~人。
5.支撑;抵住:拿杠子~上门。列车在前,机车在后面~着走。
6.对面迎着:~风。~头。
7.顶撞:他听了姑母的话很不满意,就~了她几句。
8.担当;支持:活儿重,两个人~不下来。
9.相当;抵:他一个人~两个人。
10.表示程度最高:~好。~喜欢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