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ū]
〈动〉
(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同本义
屈,拗曲。——《广韵》
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正字通》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易·系辞》
猬缩蠖屈。——马中锡《中山狼传》
不可屈伸。——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安能屈豪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屈膝叩首。——清· 方苞《狱中杂记》
不当屈。——清· 张廷玉《明史》
又如:屈指询算(迷信指用手指占算);屈律(弯曲的样子);屈卮(有弯曲把手的酒杯);屈申(屈伸。屈曲和伸展);诎屈(曲折;弯曲);屈伸(屈曲);屈屈(弯弯曲曲);屈蠖(曲身的尺蠖)
委屈;冤屈
不可屈致。——《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书一屈字。——明· 高启《凫藻集·书博鸡者事》
求一屈己。——清· 刘开《问说》
被诬负屈。——清· 张廷玉《明史》
又如:屈官司(冤枉官司);屈致(随便招请,使人受到委屈);屈事(冤枉事);屈驰(委屈);屈气(怨气);屈漾(屈央,屈恙。冤枉);屈厄(委屈困顿)
屈服
屈人之兵。——《孙子·谋政》
屈人之兵而非战。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又如:宁死不屈;大丈夫能屈能伸;屈挠(屈服顺从);屈伏(屈服)
治理,收治
顺彼长道,屈此群丑。——《诗·鲁颂·泮水》
强迫
力不胜,皆屈为僮。——柳宗元《童区寄传》
压抑 。
如:屈抑(压抑);屈束(压抑约束)
缠绕 。
如:屈蟠(盘曲);屈郁(盘结、旋绕)
理亏
理屈词穷。——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形〉
假借为“崛”。高起,突出
而得屈起在此位者也。——《汉书·叙传上》
假借为“倔”。直傲不屈
[qū]
[qū]
[qū]
委屈 [wěi qu]
屈服 [qū fú]
屈膝 [qū xī]
屈指 [qū zhǐ]
不屈 [bù qū]
坚强不屈 [jiān qiáng bù qū]
宁死不屈 [nìng sǐ bù qū]
憋屈 [biē qū]
屈辱 [qū rǔ]
屈居 [qū jū]
屈伸 [qū shēn]
屈曲 [qū qǔ]
屈从 [qū cóng]
冤屈 [yuān qū]
叫屈 [jiào qū]
屈就 [qū jiù]
屈体 [qū tǐ]
屈才 [qū cái]
屈子 [qū zǐ]
受屈 [shòu qū]
抱屈 [bào qū]
屈折 [qū shé]
屈死 [qū sǐ]
屈志 [qū zhì]
屈理 [qū lǐ]
屈挠 [qū náo]
屈己 [qū jǐ]
屈驾 [qū jià]
穷屈 [qióng qū]
郁屈 [yù qū]
屈抑 [qū yì]
虬屈 [qiú qū]
屈临 [qū lín]
环屈 [huán qū]
局屈 [jú qū]
谄屈 [chǎn qū]
屈人 [qū rén]
屈矫 [qū jiǎo]
屈下 [qū xià]
慑屈 [shè qū]
[qū]
直 [zhí]
1.成直线的(跟“曲”相对):笔~。马路又平又~。你把铁丝拉~。
2.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升机。把标杆立~。
3.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跟“横”相对):~行的文字。屋子很大,~里有两丈,横里有四丈。
4.挺直;使笔直:~起腰来。
5.公正的;正义的:正~。理~气壮。
6.直爽;直截:~性子。心~口快。~呼其名。他嘴~,藏不住话。
7.汉字的笔画,即“竖1”
8.一直;径直;直接:~达。~到。~哭了一天。~朝村口走去。
9.一个劲儿;不断地:他看着我~笑。我冷得~哆嗦。
10.姓。
伸 [shēn]
1.舒展开;拉长:~手。~长。
2.通“申”
3.:~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