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ì]
〈动〉
(形声。从死,敝声。在先秦古书中的獘,在流传中往往被改成斃。本义:仆倒;倒下去)
同本义
郑人击 简子中肩,毙于车中。——《左传·哀公二年》
多行不义必自斃。——《左传·隐公元年》
射其右,斃于车中。——《左传·成公二年》
又如:毙死(仆倒而死);毙踣(倒毙)
垮台,失败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引申为死
与犬,犬斃;与小臣,小臣亦斃。——《左传·僖公四年》
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毙命;毙伤
[口]∶枪杀 。
如:毙敌三千;愤怒的人们要求毙了这个土皇帝
杀死
贼连毙者三。——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聊斋志异·狼三则》
[bì]
[bì]
[bì]
枪毙 [qiāng bì]
击毙 [jī bì]
暴毙 [bào bì]
毙命 [bì mìng]
奄奄待毙 [yǎn yǎn dài bì]
溺毙 [nì bì]
倒毙 [dǎo bì]
毙踣 [bì bó]
馁毙 [něi bì]
殄毙 [tiǎn bì]
杖毙 [zhàng bì]
殒毙 [yǔn bì]
槍毙 [qiāng bì]
庾毙 [yǔ bì]
陨毙 [yǔn bì]
饥毙 [jī bì]
鞭毙 [biān bì]
垂毙 [chuí bì]
危毙 [wēi bì]
溘毙 [kè bì]
取毙 [qǔ bì]
毒毙 [dú bì]
服毙 [fú bì]
毙伤 [bì shāng]
针毙 [zhēn bì]
瘐毙 [yǔ bì]
单毙 [dān bì]
相毙 [xiāng bì]
歼毙 [jiān bì]
踣毙 [bó bì]
坐毙 [zuò bì]
顿毙 [dùn bì]
阵毙 [zhèn bì]
途毙 [tú bì]
路毙 [lù bì]
诛毙 [zhū bì]
僵毙 [jiāng bì]
毙死 [bì sǐ]
酷毙了 [kù bì le]
坐以待毙 [zuò yǐ dài b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