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释义字典释义:
支

[ zhī ]

部首:支 笔画:4 繁体:支 五笔:FCU 五行:火
笔顺:       
名称: 横撇
田字格:
支
支
支
支
  • [zhī]

    • 1.撑:~帐篷。把苇帘子~起来。他用两手~着头正在想什么。

    • 2.伸出;竖起:两只虎牙朝两边~着。~着耳朵听。

    • 3.支持:~援。~应。体力不~。乐不可~。疼得实在~不住。

    • 4.调度;指使:~配。~使。把人~走。

    • 5.付出或领取(款项):~出。~取。~了一笔钱。

    • 6.姓。

    • 7.分支;支派:~流。~队。~线。~店。

    • 8.a)用于队伍等:一~军队。一~文化队伍。b)用于歌曲或乐曲:两~新的乐曲。c)纱线粗细程度的英制单位,用单位质量(重量)的长度来表示,如1磅重的纱线长度中有几个840码,就叫几支(纱)。纱线越细,支数越大。d)用于杆状的东西:一~枪。三~钢笔。一~蜡烛。

    • 9.地支。见〖干支〗。

  • [zhī]

    • 〈名〉

    •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竹”的一半,下面是手(又)。《说文》:“从手持半竹。”本义:去枝的竹子)

    • 同本义

    • 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说文》。桂馥义证:“疑作去枝之竹也。”

    • 枝条。后作“枝”

    • 芄兰之支。——《诗·卫风·芄兰》

    • 支叶茂接。——《汉书》

    • 以畅其支。——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 又如:支调(枝节);支蘖(枝条,旁生树枝);支辅(辅助枝叶)

    • 分支

    • 封弟子功臣自为支辅。——《史记·李斯列传》

    • 中小支。——《后汉书·吕布传》。注:“谓胡也。即今之戟旁曲支。”

    • 复杂整体中的一部分。

    • 如:支店;支军,支兵(主力部队以外的军队)

    • 支流

    • 分一支为南江。——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 不啻小支。——[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 又如:支川

    • 祖宗支系

    •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诗·大雅·文王》

    • 又如:支胄(支流、宗族的派系分支);支胤(后代子孙);支析(指分家);支别(分支;歧出)

    • 支,线及棉纱等的粗细单位

    • 地支的简称

    • 通“肢”

    • 而畅于四支。——《易·坤》

    • 尽其四支动。——《管子·小匡》

    • 四支不勤。——《淮南子·原道》

    • 四支僵劲不能动。——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动〉

    • 支撑

    • 诎有右臂支船。——魏学洢 《核舟记》

    • 又如:支当(承当);支给着(一条腿抬起压在另一条腿上);支仗(支撑维持);支拽(支撑,维持);支措(支撑筹办)

    • 支持;支援;支助 。

    • 如:支陪(陪伴);支边;支农;支任(支持得住)

    • 支付;领取 。

    • 如:支用(支付使用);支帖(支付的凭证)

    • 支开,支派

    • 再看了看左右无人,只得两个小丫头子,便把那两个小丫头子也支使开。——《儿女英雄传》

    • 又如:支分(支使;分派);支末(支派之末);支拆(分摊支付)

    • 处理;应付 。

    • 如:支蒙(安放;支棱);支理(处理;处置)

    • 分,分散

    • 支离分赴。——王逸《鲁灵光殿赋》。注:“分散也。”

    • 又如:支破(支付);支放(发放);支动(支出;动用)

    • 〈方〉∶支吾搪塞

    • 我远路而来,却净支我。——《小五义》

    • 又如:支饰(支吾掩饰);支对(支吾答对);支调(支吾搪塞)

    • 抗拒 。

    • 如:支吾(抵拒,抵触);支拄(抵触,抵制)

    • 〈量〉

    • 用于计杆状物品。

    • 如:一支笔;一支枪

    • 用于计队伍等。

    • 如:一支军队;一支文化队伍

    • 用于计歌曲、乐曲等。

    • 如:一支歌;两支乐曲

    • 用于计电灯的光度,即电的功率的瓦数。

    • 如:25支光的灯泡

[zhī]
  • 分支 [fēn zhī]

  • 支支吾吾 [zhī zhī wú wú]

  • 一支 [yī zhī]

  • 支出 [zhī chū]

  • 支流 [zhī liú]

  • 支吾 [zhī wu]

  • 乐不可支 [lè bù kě zhī]

  • 收支 [shōu zhī]

  • 支持 [zhī chí]

  • 支付 [zhī fù]

  • 支撑 [zhī chēng]

  • 支队 [zhī duì]

  • 支部 [zhī bù]

  • 开支 [kāi zhī]

  • 支行 [zhī háng]

  • 支配 [zhī pèi]

  • 支柱 [zhī zhù]

  • 支援 [zhī yuán]

  • 支架 [zhī jià]

  • 透支 [tòu zhī]

  • 枪支 [qiāng zhī]

  • 地支 [dì zhī]

  • 支点 [zhī diǎn]

  • 支书 [zhī shū]

  • 支线 [zhī xiàn]

  • 支票 [zhī piào]

  • 干支 [gān zhī]

  • 总支 [zǒng zhī]

  • 支取 [zhī qǔ]

  • 支农 [zhī nóng]

  • 支路 [zhī lù]

  • 超支 [chāo zhī]

  • 支那 [zhī nà]

  • 支承 [zhī chéng]

  • 支座 [zhī zuò]

  • 预支 [yù zhī]

  • 支护 [zhī hù]

  • 节支 [jié zhī]

  • 支脉 [zhī mài]

  • 坐支 [zuò zhī]

[zhī]
  • 叉 [chā,chà,chǎ,chá]

    1.叉子,一端有两个以上长齿,用以刺取物体的器具。2.用叉子刺取。3.像叉的形状。也指叉形符号。,劈叉,两腿分开成一字形落地,是戏曲、杂技、体操、武术等的一种动作。,分开。,堵住;卡住。

[zhī]
  • 主 [zhǔ]

    1.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人。物~。失~(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

    2.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上。

    3.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张。~见。~意。~义。

    4.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自~。~持。~宰。~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

    5.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次。~要。~力。~将(jiàng)。

    6.预示:早霞~雨。

    7.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神~。

    8.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

    9.姓。

  • 收 [shōu]

    1.把外面的事物拿到里面;把摊开的或分散的事物聚拢:~拾。~藏。~集。~篷。衣裳~进来了没有?

    2.取自己有权取的东西或原来属于自己的东西:~回。~复。~税。没~。~归国有。

    3.获得(经济利益):~入。~益。~支。

    4.收获;收割:~成。秋~。麦~。今年早稻~得多。

    5.接;接受;容纳:~报。~留。~容。~礼物。~徒弟。

    6.约束;控制(感情或行动):~心。我的心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简直~不住了。

    7.逮捕; 拘禁:~监。

    8.结束; 停止(工作):~工。~操。~场。

  • 塌 [tā]

    1.倒下;陷下:墙~了。~方。

    2.因缺乏水分植物枝叶卷缩:~秧儿。

    3.凹下:~鼻梁。

    4.稳定;镇定:~心。~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