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释义字典释义:
放

[ fàng ]

部首:方 笔画:8 繁体:放 五笔:YTY 五行:水
笔顺:               
名称: 横折钩
田字格:
放
放
放
放
放
放
放
放
  • [fàng]

    • 1.解除约束,使自由:释~。~虎归山。把俘虏~回去。

    • 2.在一定的时间停止(学习、工作):~学。~工。

    • 3.放纵:~任。~声高歌。~言高论。

    • 4.让牛羊等在草地上吃草和活动:~牛。~羊。

    • 5.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逐。流~。

    • 6.发出:~枪。~光。~冷箭。玉簪花~出阵阵的清香。

    • 7.点燃:~火。~爆竹。

    • 8.借钱给人,收取利息:~债。~款。

    • 9.扩展:~大。~宽。上衣的身长要~一寸。

    • 10.姓。

  • [fàng]

    • 〈动〉

    • (形声。从攴( 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 同本义

    • 放,逐也。——《说文》

    • 见伯夷之放迹。——《楚辞·悲回风》

    • 卿大夫外淫者放。——刘向《列女传》

    • 放驩兜于 崇山。——《虞书》

    • 放弑其君则残之。——《周礼·大司马》

    • 放其大夫。——《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 齐放其大臣 孟尝君于诸侯。——《战国策·齐策》

    • 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 怀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 又如:流放(把犯人驱逐到边远地方去);放伐(以武力讨伐并放逐暴君);放徒(放野。放逐于野);放远(远逐);放废(放逐罢黜);放迁(放逐)

    • 舍弃;废置

    • 放,弃也。——《小尔雅》

    • 惟威惟虐,大放王命。——《书·康诰》

    • 又如:放丢(扔,丢放);放绝(废弃);放蔑(废弃蔑视)

    • 解除约束;释放

    • 昔毛宝放龟而得渡。—— 马中锡《中山狼传》

    • 休放往来人闲走。——元· 关汉卿《窦娥冤》

    • 又如:把俘虏放回去;放赦(宽赦;赦免);放脱(放走);放免(放赦。释放,赦免);放遣(释放;遣散);放释(释放)

    • 免去;免除

    • 任事者知不足以治职,则放官收。——《韩非子·八经》

    • 又如:放良(官府或主人放免奴婢脱籍,使之成平民);放官(免职);放退(免职,退职);放税(免税)

    • 放纵,恣纵

    • 无使放悖。——《吕氏春秋·审分》

    • 益增其放。——《绝交书》。注:“放荡。”

    •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孟子·梁惠王上》

    • 又如:放弛(放纵);放玩(纵情游玩);放傲(放纵自傲);放醉(纵情醉酒);放横(恣意蛮横);放浊(放纵邪行);放怀(纵意,放纵情怀)

    • 做;干 。

    • 如:放歹(干坏事,作恶);放短(做手脚);放线(做眼线;当坐探)

    • 发放

    • 月钱放过了不曾?——《红楼梦》

    • 又如:放赏(发放赏钱);放高利贷;放官吏债(宋代富家将银钱放与候补京官使用,待京官得到实缺时,可得加倍利息)

    • 搁置;放下

    • 放,置也。——《广雅》

    • 无放饭。——《礼记·曲礼》

    • 隐居放言。——《论语》。包注:“置也。”

    •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又如:放着(放置,搁置);放桌子(摆餐具);放顿(安放);放仗(放下兵器)

    • 委任;外放(旧指京官调任外地)

    • 既而胡即放 宁夏知府。——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 又如:放缺(委任官职;做官)

    • 从[家畜]圈栏或禁闭中释放出来

    • 放牛于桃林之野。——《伪武成》

    •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唐· 柳宗元《三戒》

    • 且放白鹿山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又如:放牛;放羊拾柴(指老人娶妻,有意不加管束,冀能怀孕,从而得到名份上的儿子)

    • 要求对方采取某种态度 。

    • 如:放尊重些;放明白些

    • 放映,放送 。

    • 如:放电影;放幻灯片

    • 扩展,加大 。

    • 如:腰身放肥一点;裤腿再放一寸

    • 使停留在原来的地方或状态,不加处理 。

    • 如:鲜肉不能放太久;这个问题得放几天再说

    • 搁进去,加进去 。

    • 如:先给锅里放点水;汤里放点盐

    • 为达到某种状态迅速控制速度、态度等 [readjust one's speed,attitude,etc.]。

    • 如:汽车的速度放慢了;做事放谨慎点;放低声音

    • 开放 。

    • 如:花开花放;心花怒放;百花齐放

    • 舒展 。

    • 如:放眉;放体

    • 通“方”。并船

    • 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荀子·子道》

    • 又如: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

    • 发射;放射;发出

    • 由屋顶放光入室。——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 又如:有的放矢;放电;放光

    • 点燃 如:放爆竹;放焰火

    • 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止学习或工作 如:放寒假;放学

    • 通“妨”( fáng)。阻碍

    • 不利作土工之事,放农焉。——《管子·度地》

    • 通“仿”( fǎng)

    • 模拟

    • 宾之礼事,放上而动,咨也。——《国语·周语下》

    • 有放而不致也。——《礼记·礼器》

    • 心难而行易,好友同志,仕不择地。浊操伤行,世何效放?——《论衡·自纪》

    • 又如:放物(模拟事物);放效(模拟仿效)

    • 相似

    • 有人治道若相放,可不可,然不然。——《庄子·天地》

    • 〈副〉

    • 通“方”。正当

    • 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管子·小问》

[fàng]
  • 放声 [fàng shēng]

  • 放学 [fàng xué]

  • 放下 [fàng xià]

  • 百花齐放 [bǎi huā qí fàng]

  • 存放 [cún fàng]

  • 放行 [fàng xíng]

  • 放松 [fàng sōng]

  • 放手 [fàng shǒu]

  • 放心 [fàng xīn]

  • 开放 [kāi fàng]

  • 放弃 [fàng qì]

  • 放入 [fàng rù]

  • 释放 [shì fàng]

  • 发放 [fā fàng]

  • 排放 [pái fàng]

  • 解放 [jiě fàng]

  • 放大 [fàng dà]

  • 投放 [tóu fàng]

  • 播放 [bō fàng]

  • 放量 [fàng liàng]

  • 摆放 [bǎi fàng]

  • 放开 [fàng kāi]

  • 放置 [fàng zhì]

  • 放宽 [fàng kuān]

  • 停放 [tíng fàng]

  • 绽放 [zhàn fàng]

  • 放假 [fàng jià]

  • 放出 [fàng chū]

  • 放射 [fàng shè]

  • 放过 [fàng guò]

  • 放倒 [fàng dǎo]

  • 放眼 [fàng yǎn]

  • 放权 [fàng quán]

  • 放映 [fàng yìng]

  • 下放 [xià fàng]

  • 堆放 [duī fàng]

  • 放慢 [fàng màn]

  • 放电 [fàng diàn]

  • 放水 [fàng shuǐ]

  • 放生 [fàng shēng]

[fàng]
  • 搁 [gē,gé]

    1.放置。2.加进去。3.暂放一边不处理、不进行。,禁受;承当。

  • 置 [zhì]

    1.搁;放:安~。搁~。漠然~之。~之不理。~诸脑后。

    2.设立;布置:装~。设~。

    3.购置:添~。~一些用具。

[fàng]
  • 收 [shōu]

    1.把外面的事物拿到里面;把摊开的或分散的事物聚拢:~拾。~藏。~集。~篷。衣裳~进来了没有?

    2.取自己有权取的东西或原来属于自己的东西:~回。~复。~税。没~。~归国有。

    3.获得(经济利益):~入。~益。~支。

    4.收获;收割:~成。秋~。麦~。今年早稻~得多。

    5.接;接受;容纳:~报。~留。~容。~礼物。~徒弟。

    6.约束;控制(感情或行动):~心。我的心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简直~不住了。

    7.逮捕; 拘禁:~监。

    8.结束; 停止(工作):~工。~操。~场。

  • 拿 [ná]

    1.用手或用其他方式抓住、搬动(东西):他手里~着一把扇子。把这些东西~走。

    2.用强力取;捉:~下敌人的碉堡。~住一个小偷。凭他多年的教学经验,这门课他~得下来。

    3.掌握:~权。~事。这事儿你~得稳吗?

    4.刁难;要挟:这件事谁都干得了,你~不住人。

    5.装出;故意做出:~架子。~腔作势。

    6.领取;得到:~工资。~一等奖。

    7.强烈的作用使物体变坏:这块木头让药水~白了。碱搁得太多,把馒头~黄了。

    8.引进所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意思跟“用”相同:~尺量。~眼睛看。~事实证明。

    9.引进所处置或所关涉的对象:别~我开玩笑。

  • 捉 [zhuō]

    1.握;抓:~笔。~襟见肘。

    2.使人或动物落入自己的手中:捕~。活~。~拿。~贼。猫~老鼠。

  • 逮 [dǎi,dài]

    捉;捕。只限口语单用,不用于合成词。,1.达到;及。2.捉拿。

  • 抓 [zhuā]

    1.手指聚拢,使物体固定在手中:一把~住。他~起帽子就往外走。

    2.人用指甲或带齿的东西或动物用爪在物体上划过:~痒痒。他手上被猫~破一块皮。

    3.捉拿;捕捉:~土匪。老鹰~走了一只小鸡。

    4.加强领导,特别着重(某方面):~重点。他分工~农业。

    5.抢着做:三~两~就把工作~完了。

    6.吸引(人注意):这个演员一出场就~住了观众。

  • 捕 [bǔ]

    1.捉;逮:~鱼。~猎。~捉。追~。~到了凶手。

    2.姓。

  • 抬 [tái]

    1.往上托;举:~手。~起头来。~价。

    2.共同用手或肩膀搬东西:~担架。把桌子~过来。

    3.指“抬杠”1:他们两人一谈到这个问题,~起来就没完。

    4.用于两人抬的东西:十~妆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