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释义 词典释义:
番薯
时间: 2025-03-21 20:31:03
[fān shǔ]

番薯

甘薯。

  • [fān shǔ]

    • 甘薯。

  • [fān shǔ]

    • 一种草本植物。茎蔓生,细长,匍匐地面,茎节着土后易生不定根。叶心脏形至掌状深裂。夏季开红紫色或白色喇叭形的花。块根皮色红或白,肉白色、黄色或红色。块根除供食用外,还可以制糖和酒精。蔓、叶可作饲料。常用块根或茎蔓繁殖。

    • 明 万历 由 吕宋 引进,初仅在 福建 、 广东 一带种植,后几遍及全国。在不同地区还有红薯、白薯、山芋、地瓜、红苕等名称。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番薥》:“ 明 李日华 《紫桃轩又缀》云, 蜀 僧 无边 ,貽余一种,如萝卜,而色紫,煮食,味甚甘,云此 普陀巖 下番薥也……按,此盖即所谓番薯也。薥与薯,一声之转耳。” 丁玲 《奔》:“ 老龙 这时忽然才想起,那年为一篮番薯,他同 赵四爹 打架,把 赵四爹 的头都伤了一大块。”

[fān shǔ]
  • 偶尔,她也贪点小便宜,比如摘几片黄菜叶偷两条番薯之类。

[fān shǔ]
  • 红薯 [hóng shǔ]

    甘薯的通称。

  • 甘薯 [gān shǔ]

    1.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蔓细长,匍匐地面。块根皮色发红或发白,肉黄色或白色,除供食用外,还可以制糖和酒精。

    2.这种植物的块根。‖通称红薯或白薯,在不同地区有番薯、山芋、地瓜、红苕(sháo)等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