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o zhuó]
烧毁;灼伤。
晋 葛洪 《神仙传·焦先》:“ 先 危坐庵下不动,火过庵烬, 先 方徐徐而起,衣物悉不焦灼。” 宋 沉括 《梦溪笔谈·神奇》:“内侍 李舜举 家曾为暴雷所震……其漆器银釦者,银悉鎔流在地,漆器曾不焦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二商》:“﹝恶少﹞执 大商 及妇,炮烙之……﹝弟﹞视兄嫂,两股焦灼。”
非常着急和忧虑。
《后汉书·蔡邕传》“﹝ 邕 ﹞奏其所著十意” 李贤 注引《蔡邕别传》:“忧怖焦灼,无心能復操笔成草。”《三国志·吴志·周鲂传》:“虽尚视息,忧惕焦灼,未知躯命,竟在何时。” 清 黄钧宰 《金壶七墨·杨广文》:“买户变计不许,由是昼夜焦灼。” 茅盾 《子夜》十二:“﹝ 吴荪甫 ﹞带着他那种虽未失望然而焦灼的心情,他匆匆地跑进益中公司去了。”
酷热。
唐 康骈 《剧谈录·李相国宅》:“出户则火云烈日,熇然焦灼。” 唐 韦应物 《夏冰歌》:“咫尺炎凉变四时,出门焦灼君詎知?”
[jiāo zhuó]
[jiāo zhuó]
[jiāo zhuó]
空气中弥散着一股焦灼的气味。
梦,它让人焦灼,让人迷失,让人痛苦,但倘若不是有梦,我怎么会在这里?
他看见村口站着一个焦灼不安的外乡人。
他焦灼地等待着,突然,她出现了,使他瞬间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这种焦灼不安的样子,像是夜间动物害怕黎明,焦灼地来回转悠似的。
蔷薇几曾有定义,白云何所谓其命运,谁又见过为劈头迎来的巨石而焦灼的流水?
他那焦灼的肌肤,变得柔润,他安然睡著了。
孝养焦灼子女一肩扛不动,养老院。
大纳言不胜焦灼,便悄悄地带了两个随身侍从,微行来到难波港。
拿到票的人神情愉快,没有票的人则焦灼不已。
五盘大战总是扣人心悬,异常焦灼的拉锯战考验着球员的抗压能力。
他天天怀着希望和恐惧,心情焦灼,夜不成寐。
[jiāo zhuó]
着急 [zháo jí]
急躁不安:别~,有问题商量着解决。时间还早,着什么急?
忧虑 [yōu lǜ]
忧愁担心:病情令人~。
急躁 [jí zào]
1.碰到不称心的事情马上激动不安:性情~。一听说事情弄糟了,他就~起来了。
2.想马上达到目的,不做好准备就开始行动:~冒进。别~,大家商量好再动手。
焦炙 [jiāo zhì]
形容心里像火烤一样焦急:心情~万分。
焦急 [jiāo jí]
着急:~万分。心里~。
焦心 [jiāo xīn]
着急:至今没有接到儿子来信,真叫人~。
慌张 [huāng zhāng]
huāng zhāng的又音。义同“慌张huāng zhāng”。
交集 [jiāo jí]
(不同的感情、事物等)同时出现:百感~。惊喜~。雷雨~。
发急 [fā jí]
着急:大家等得~。
惊恐 [jīng kǒng]
惊慌恐惧:~失色。~万状。
焦虑 [jiāo lǜ]
1.焦急忧虑。
2.身心病的一种表现。在困惑和不安时神情烦躁,言行激动。与“抑郁”相对。
焦躁 [jiāo zào]
着急而烦躁:~不安。心里~。
烦躁 [fán zào]
烦闷急躁:~不安。
紧张 [jǐn zhāng]
1.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兴奋不安:第一次登台,免不了有些~。
2.激烈或紧迫,使人精神紧张:~的劳动。~动人的情节。球赛已经进入~阶段。工作~。局势~。
3.供应不足,难于应付:粮食~。电力~。
恐慌 [kǒng huāng]
因担忧、害怕而慌张不安:~万状。洪水要来的消息使人们十分~。
[jiāo zhuó]
安详 [ān xiáng]
从容不迫;稳重:面容~。举止~。老人~地坐在靠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