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ān xiè]
见“ 宣泄 ”。
亦作“ 宣洩 ”。泄露;泄漏。
《汉书·刘向传》:“窃推《春秋》灾异,以救今事一二,条其所以,不宜宣泄。”《南史·后妃传上·宋孝武帝宣贵妃》:“ 殷淑仪 , 南郡王 义宣 女也。丽色巧笑。 义宣 败后,帝密取之,宠冠后宫。假姓 殷 氏,左右宣泄者多死,故当时莫知所出。”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前恐 唐古特氏 民人生变,故未发丧,今当以丑年十月二十五日出定坐床,求大皇帝勿宣泄。”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四十章:“县委考虑,群众普遍发动起来之后,斗争全面展开了,来一次大规模的搜山活动,但目前不宜宣泄出去,到时再作具体部署。”
犹言舒散。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九:“然则后生词彩绚然,宣洩太尽者,葢甘露之类也。”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尤奇者,县署窗瓦,亦被大风揭去,洞开一穴云。是岂天之震怒斯邦,而以烈风警之耶?抑天地山川有不平之气,藉风以宣洩之耶?”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重重对生活的厌倦和失望甚至使他懒于宣泄心中的苦痛。”
排放,泄出。
《明史·陈瑄传》:“导湖水入 淮 ,筑四闸以时宣洩。” 清 林则徐 《清厘福州小西湖界址告示》:“凡西北一带之田,旱则灌溉无资,涝则宣洩无路,岂非图小利而忘大害乎?” 徐迟 《搜尽奇峰打草稿》:“按这老资料来设计就糟了。到时候闸门打开,洪水却不能畅快宣泄。”
[xuān xiè]
[xuān xiè]
[xuān xiè]
当高涨的情绪得不到宣泄的时候,听听音乐,一切烦恼就都烟消云散了,而生活又变得美妙起来。
[xuān xiè]
泄露 [xiè lòu]
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机密。~风声。~内幕。也作泄漏。
透露 [tòu lù]
泄露或显露(消息、意思等):~风声。真相~出来了。
泄漏 [xiè lòu]
1.(液体、气体)漏出。
2.泄露。
败露 [bài lù]
(隐蔽的事)被人发觉:阴谋~。事情~,无法隐瞒了。
喧泄 [xuān xiè]
把感情释放、发泄出来。
走漏 [zǒu lòu]
1.泄露(消息等):~风声。
2.走私漏税。
3.大宗的东西部分失窃、遗失。
暴露 [bào lù]
(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目标。~无遗。
发泄 [fā xiè]
尽量散发出来(多指 情绪、欲望)。泄(xiè)。
[xuān xiè]
掩藏 [yǎn cáng]
隐藏:~内心的痛苦。
隐忍 [yǐn rěn]
把事情藏在内心,勉强忍耐:~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