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ùn zé]
滋润;使不干枯。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栽树》:“时时灌溉,常令润泽。” 宋 欧阳修 《雪》诗:“光芒可爱初日照,润泽终为和气烁。” 冯至 《北游·公园》:“世纪末的诗人--用美人的吻来润泽他们的焦唇,用辛辣的酒浆灌溉他们憔悴的灵魂。”
恩泽。
《史记·李斯列传》:“羣臣莫不被润泽,蒙厚德。”
谓施恩。
宋 叶适 《上西府书》:“天子明圣,亲御明堂,布德施教,润泽海宇。”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洪由义》:“汝大有恩于我部下,不但脱汝难,且当少为润泽。”
润色,修饰。
《孟子·滕文公上》:“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 明 陆垹 《篑斋杂著·九边图论》:“末论重巡抚将臣二事,皆凿凿有见,使得其意而润泽之,而又举行以实焉,未必其无效也。”
形容有光泽。
汉 贾谊 《新书·道德说》:“目清而润泽若濡,无毳秽杂焉,故能见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又有一物,六稜,如马牙硝,清莹如水晶,润泽可爱。”《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 施復 ﹞照常织下的紬拿上市去,人看时光彩润泽,都增价竞买。” 曹禺 《雷雨》第一幕:“他的半白的头发很润泽地分梳到后面,还保持昔日的丰采。”
[rùn zé]
[rùn zé]
[rùn zé]
一场及时雨润泽了干渴了一冬的森林和田野。
[rùn zé]
滋润 [zī rùn]
1.含水分多;不干燥:雨后初晴,空气~。皮肤~。
2.增添水分,使不干枯:附近的湖水~着牧场的青草。
3.舒服:小日子过得挺~。
温润 [wēn rùn]
1.指人的性情、言语温和。
2.温暖湿润。
润湿 [rùn shī]
1.潮湿而润泽的;湿润。
2.沾湿;浸湿。
光润 [guāng rùn]
光滑润泽(多指皮肤)。
津润 [jīn rùn]
1.滋润;浸润;湿润。
2.富于神韵。
3.酬谢的财物。
湿润 [shī rùn]
潮湿润泽:~的土地。空气清新~。他有点激动,眼睛也~了。
[rùn zé]
红润 [hóng rùn]
红而滋润(多指皮肤):孩子的脸像苹果一样~。
干枯 [gān kū]
1.草木由于衰老或缺乏营养、水分等而失去生机:一夜大风,地上落满了~的树叶。
2.因缺少脂肪或水分而皮肤干燥。
3.干涸:~的古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