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 yì]
不遂心;不得志。
《汉书·盖宽饶传》:“ 宽饶 自以行清能高,有益於国,而为凡庸所越,愈失意不快。” 唐 郑谷 《赠下第举公》诗:“见君失意我惆悵,记得当年落第情。” 宋 苏轼 《送杭州杜戚陈三掾罢官归乡》诗:“君言失意能几时,月啖虾蟆行復皎。” 郭沫若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后来在他失意遭受了流窜的时候,他屡次想跑到别国去。”
意见不合。
南朝 宋 鲍照 《代结客少年场行》:“失意杯酒间,白刃起相讎。”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一:“駙马 郭曖 ,先与公主失意,上收公主在内,隔絶经年。” 宋 叶适 《郭处士墓志铭》:“ 东阳 旧俗,以气力为雄,带刀束棍,裹行道上,失意輒相仇杀。”
不合别人心意。
《汉书·韩王信传》:“为人宽和自守,以温颜逊辞承上接下,无所失意,保身固宠,不能有所建明。” 唐 杜甫 《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诗:“上官权许与,失意见迁斥。”《金史·施宜生传》:“失意於 刘麟 ,左迁 彰信军 节度判官。”
谓心意迷乱。
汉 刘向 《列女传·陈女夏姬》:“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
[shī yì]
[shī yì]
[shī yì]
情场失意的他希望在生意上捞本。
[shī yì]
失落 [shī luò]
1.遗失;丢失:不慎~了一块手表。
2.精神上空虚或失去寄托:刚从岗位上退下来,他内心很~。
[shī yì]
得意 [dé yì]
称心如意;感到非常满意:~之作。~门生。~扬扬。自鸣~。
称心 [chèn xīn]
符合心愿;心满意足:~如意。
得志 [dé zhì]
志愿实现(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少年~。郁郁不~。你如今得了志,连好朋友都不认了。
得势 [dé shì]
得到权柄或势力(多用于贬义):小人~。
正常 [zhèng cháng]
符合一般规律或情况:精神~。生活~。~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