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āo jì]
标明。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吕氏家塾记》曰:‘一日,学院诸生偕往,见石一截,黄色,用木牌标记曰:万年松化石。’”《水浒传》第九四回:“ 宋江 大喜道:‘将军等同赚此关,功劳不小, 宋 某於功劳簿上,一一标记。’”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九章:“这位瘦高挑脸孔白晳有点斯文的迫击炮连连长,正佝偻着身子,拿着一支红蓝铅笔,聚精会神地在军用地图上标记地堡的位置。”
标志,记号。
老舍 《骆驼祥子》二:“ 祥子 的心一动,忽然的他会思想了,好像迷了路的人忽然找到一个熟识的标记,把一切都极快的想了起来。”
[biāo jì]
[biāo jì]
[biāo jì]
在爬山的路线上,老师为学生做了醒目的标记。
[biāo jì]
象征 [xiàng zhēng]
1.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火炬~光明。
2.用来象征某种特别意义的具体事物:火炬是光明的~。
标识 [biāo shí]
意思是标示识别;用来识别的记号。#####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夫言非自然一定之物,五方殊俗,同事异号,趣举一名以为标识耳。”一本作“摽识”。
标帜 [biāo zhì]
1.记号,标志。
2.独树旗帜。
3.榜样。
记号 [jì hao]
为引起注意,帮助识别、记忆而做成的标记:联络~。有错别字的地方,请你做个~。
符号 [fú hào]
1.记号;标记:标点~。文字是记录语言的~。
2.佩戴在身上表明职别、身份等的标志。
标志 [biāo zhì]
1.表明特征的记号:地图上有各种形式的~。这篇作品是作者在创作上日趋成熟的~。
2.表明某种特征:这条生产线的建成投产,~着工厂的生产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