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án běn]
著作所根据的底本。
明 沉德符 《敝帚轩剩语·录旧文》:“科塲帖括,蹈袭成风,即前辈名家垂世者,亦閒有蓝本。”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傅奕诋浮图法》:“ 唐 傅奕 上疏詆浮图……此 韩退之 《佛骨表》之蓝本也。”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要编制歌曲,供小孩的戏唱,也有数不尽的古诗,古文,古词为蓝本。”
[lán běn]
[lán běn]
[lán běn]
底本 [dǐ běn]
1.留做底子的稿本。
2.抄写、刊印、校勘等所依据的本子。
原本 [yuán běn]
1.底本;原稿(区别于传抄本)。
2.初刻本(区别于重刻本)。
3.翻译所根据的原书。
4.原来;本来:他~是学医的,后来改行搞戏剧。
[lán běn]
副本 [fù běn]
1.著作原稿以外的誊录本:《永乐大典》~。
2.藏书中一种书有数本,一本为正本,其余的为副本。
3.文件正本以外的其他本:照会的~。
印本 [yìn běn]
印刷的书本(区别于“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