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ǎ ban]
使容貌和衣着好看;装饰。
宋 卢炳 《少年游》词:“绣罗褑子间金丝,打扮好容仪。”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打扮得整整齐齐,则等做女婿。” 徐迟 《凤翔》:“一九四九年九月……整个 北京 被打扮起来。 新华门 前,焕然一新; 天安门 前,雄伟庄严。”
指打扮出来的样子。
宋 杨无咎 《两同心》词:“见个人、越格风流,饶济济、入时打扮。”《红楼梦》第六八回:“ 二姐 见他打扮不凡,举止品貌不俗,料定必是 平儿 。” 张枚同 程琪 《拉骆驼的女人》四:“她缓缓地抬起头,沉静地看了他一眼, 李尚尚 完全是一副工人打扮了。”
[dǎ ban]
[dǎ ban]
[dǎ ban]
小姑娘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真漂亮。
兴安岭是多么会打扮自己啊: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小草儿悄悄地绿了整个山野,给故土编织打扮着春天的衣裳。
一朵朵鲜红的石榴花挂在树上,把石榴树打扮得像含羞的少女。
我的姥姥人老心不老,穿着打扮可时髦了,用她的话说,叫做“最美不过夕阳红”。
春天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微笑的向我们走来。
每天打扮的优雅从容出门,给自己带上不同的笑容。
洁白的雪,我爱你,我爱你的纯洁。你把大地装饰得一片银白,你把大地打扮得多么美丽。
远处,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山上绿树成阴,又有花儿映衬,把整个山峰打扮得分外妖烧。
秋天就像一位魔术师,她把魔术棒一挥,便把我们的大地打扮得分外美丽。
河道里平静的水,从冬天的素净中苏醒过来,被大自然的色彩打扮得青青翠翠。
这些大学生穿得都很朴实,不讲究打扮。
天安门城楼经过精心打扮,显得更加壮丽。
姑娘们一个个打扮得花红柳绿。
公安机关抓获了一个乔装打扮的特务分子。
一簇簇花丛,把广场打扮得更加漂亮。
春天到了,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
年轻姑娘们打扮得花红柳绿的,都来参加晚会了。
我们青少年应该用功学习,不要过分讲究穿着打扮。
她那身浓妆的打扮,犹如出水芙蓉,显得十分娇柔艳丽。
瞧你这样子,红头发,超短裙,打扮得不伦不类,哪像个学生。
姐姐在镜子前仔细打扮,准备去参加朋友的生日派对。
小女孩在儿童节那天打扮成了美丽的公主,非常可爱。
小红在生日那天打扮得非常漂亮,她的朋友们都惊叹不已。
妈妈教我每天要梳洗整齐,穿戴得整洁干净,打扮得美美的。
哥哥研究了许多服装搭配,学会了如何打扮得时尚。
弟弟打扮成超级英雄,跑来拯救世界!
我打扮得整整齐齐,为了迎接重要的客人。
春天来临的时候,公园里的小草和小花都被打扮得生机勃勃。
我喜欢今天妈妈帮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样子。
小猫咪用舌头打扮得干净整洁,毛毛非常柔软。
妈妈每天都会打扮得漂漂亮亮,这样她一天都会有一个好心情。
妈妈为了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特意去美容院打扮了一下。
妹妹戴着华丽的花冠,打扮成一个可爱的公主。
老师为了参加学校的晚会,特意请设计师帮她打扮了一下。
春天来临的时候,大地被各种花朵打扮得如诗如画。
小明每天放学后都会认真打扮自己,然后再去参加课外活动。
小鸟用嘴巴打扮自己的巢,让它看起来更舒适美观。
弟弟精心打扮自己的玩具车,准备参加比赛。
小猫在庆祝活动中打扮得非常可爱,吸引了许多人来拍照。
[dǎ ban]
梳妆 [shū zhuāng]
梳洗打扮:~台。
妆扮 [zhuāng bàn]
修饰;打扮;装扮。
粉饰 [fěn shì]
涂饰表面,掩盖污点或缺点:~门面。~太平。
装点 [zhuāng diǎn]
装饰点缀:~门面。
妆饰 [zhuāng shì]
1.打扮:精心~。
2.打扮出来的样子:~俏丽。
妆点 [zhuāng diǎn]
1.梳妆打扮。《北史·后妃传下·齐后主冯淑妃》:“城陷十餘步,将士乘势欲入。帝敕且止,召 淑妃 共观之。淑妃 粧点,不获时至。周 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元 乔吉《清江引·笑靥儿》曲:“一团可人衠是娇。粧点如花貌。”《金瓶梅词话》第四回:“﹝妇人﹞先到楼上,从新粧点,换了一身艷色新衣。”
2.妆饰点缀。元 薛昂夫《端正好·闺怨》套曲:“残红粧点青苔径,又一番春色飘零。”清 吴伟业《雕桥庄歌》:“年年细柳与新蒲,粧点溪山入画图。”《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初还只在 西湖 上粧点,既而西边直粧点到 灵隐、天竺,南边直粧点到 净慈、万松岭,竟将一个 西湖 团团粧点成花锦世界。”
3.渲染敷洐。宋 吕祖谦《与朱侍讲元晦》:“祭文谨録呈,虽病中语言无次序,然却无一字粧点做造也。”《朱子语类》卷八三:“问:季札 观乐,如何知得如此之审?曰:此是 左氏 粧点出来,亦自难信。”
4.装饰,打扮。南朝 陈后主《三妇艳词》之二:“小妇初妆点,回眉对月钩。”清 吴伟业《梅村诗话》五:“呼舆往迎,续报至矣。已而登楼,託以妆点始见。”
5.谓点缀。唐 冯贽《云仙杂记·白羊妆点芳草》:“午桥庄 小儿坡,茂草盈里。晋公 每使数群羊散于坡上,曰:‘芳草多情,赖此妆点。’”明 高攀龙《三时记》:“二十一日行,两岸残雪妆点,野色甚佳。”《红楼梦》第二二回:“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6.指修饰文字。清 黄宗羲《<山翁禅师文集>序》:“山翁 之诗文,亦不免於堆垛妆点。”清 恭士《蹇千里传评》:“可见文不在妆点,一涉妆点便拙。”
7.渲染敷衍。清 王韬《淞滨琐话·李延庚》:“世间所传幽欢冥会之事,尽出文人妆点,悉属寓言,君乃信以为真哉!”
装束 [zhuāng shù]
1.打扮:~朴素大方。
2.整理行装:~完毕。
扮装 [bàn zhuāng]
(演员)化装:~吧,下一场就该你上场了。
修饰 [xiū shì]
1.修整装饰使整齐美观:~一新。
2.梳妆打扮:略加~,就显得很利落。
3.修改润饰,使语言文字明确生动:你把这篇稿子再~一下。
盛装 [shèng zhuāng]
华丽的装束:姑娘们换上了节日的~。
服装 [fú zhuāng]
衣服鞋帽的总称,一般专指衣服:~商店。~整齐。民族~。
装饰 [zhuāng shì]
1.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品。~图案。她向来朴素,不爱~。
2.装饰品:建筑物上的各种~都很精巧。
化装 [huà zhuāng]
1.为了适应演出的需要,用油彩、脂粉、毛发制品等把演员装扮成特定的角色或给演员作容貌的修饰。
2.假扮。
化妆 [huà zhuāng]
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
装扮 [zhuāng bàn]
1.打扮:节日的广场~得分外美丽。
2.化装:他~成算命先生进城侦察敌情。
3.假装:巫婆~神仙欺骗人。
[dǎ ban]
卸装 [xiè zhuāng]
演员演完后,脱去演出服,除去涂抹在脸上的粉饰、油彩等。
卸妆 [xiè zhuāng]
妇女除去身上的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