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ǎn yìng]
受影响而引起反应。
《易·咸》:“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汉书·礼乐志》:“《书》云:‘击石拊石,百兽率舞。’鸟兽犹且感应,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 宋 周密 《志雅堂杂钞·诸玩》:“﹝琴﹞凡动第一絃,则第四絃亦应,自然易动,即以羽毛轻纤之物试之,皆然,此气之自然感应者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序言》:“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
谓神明对人事的反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神通感应,不可思量。” 唐 刘知几 《史通·书事》:“幽明感应,祸福萌兆则书之。” 明 沉鲸 《双珠记·僧榻传音》:“恶有恶报,感应之常。”《清史稿·世祖纪二》:“考之《洪范》,作肃为时雨之徵,天人感应,理本不爽。”
物理学名词。指某些物体或电磁装置受到电场或磁场的作用而发生电磁状态的变化。
[gǎn yìng]
[gǎn yìng]
[gǎn yìng]
他好像有心电感应似的,一语道破了我的想法。
[gǎn yìng]
觉得 [jué de]
1.产生某种感觉:游兴很浓,一点也不~疲倦。
2.认为(语气较不肯定):我~应该先跟他商量一下。
感触 [gǎn chù]
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情绪:他对此事很有~。旧地重游,~万端。
感觉 [gǎn jué]
1.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是认识的起点。但它只能反映事物表面的个别的特性,是最简单、最低级的反映形式。
2.觉得:他~工作还顺利。
感受 [gǎn shòu]
1.受到(影响);接受:~风寒。~到集体的温暖。
2.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生活~。看到经济特区全面迅速的发展,~很深。
感到 [gǎn dào]
觉得:从他的话里我~事情有点不妙。
感想 [gǎn xiǎng]
由接触外界事物而引起的思想反应:看了这封信,你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