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ī shā jiǎn jīn]
【解释】:拨开沙子来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
【出自】:唐·刘知己《史通·直书》:“然则历考前史,征诸直词,虽古人糟粕,真伪相乱,而披沙拣金,有时获宝。”
【示例】:~,所获甚尠。 ◎清·陶曾佑《中国文学之概观》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
[pī shā jiǎn jīn]
[pī shā jiǎn jīn]
[pī shā jiǎn jīn]
学习写作要披沙拣金,切不可记流水账。
他从浩如烟海的历代散文中披沙拣金,精心编著了这本《历代散文集》。
从这些废料中可以披沙拣金,提炼出贵重的东西来。
现在的好心人不少,但真见义勇为的却是披沙拣金。
[pī shā jiǎn jīn]
去伪存真 [qù wěi cún zhēn]
除掉虚假的,留下真实的。
去粗取精 [qù cū qǔ jīng]
除去杂质,留取精华。
去芜存菁 [qù wú cún jīng]
除去杂质,保留精华。芜,杂质,糟粕;菁,精华。
剥茧抽丝 [bō jiǎn chōu sī]
比喻根据顺序寻求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沙里淘金 [shā lǐ táo jīn]
淘:用水冲洗,滤除杂质。从沙里淘出黄金。比喻好东西不易得。也比喻做事费力大而收效少。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里选择精华。
披沙沥金 [pī shā lì jīn]
沙里淘金。
排沙简金 [pái shā jiǎn jīn]
排:除去;简:选取。拨开沙子来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
排沙拣金 [pái shā jiǎn jīn]
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
[pī shā jiǎn jīn]
一蹴而就 [yī cù ér jiù]
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鱼龙混杂 [yú lóng hùn zá]
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泥沙俱下 [ní shā jù xià]
指在江河的急流中泥土和沙子随着水一起冲下。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
- 披沙拣金
- 金无足赤
- 赤贫如洗
- 洗颈就戮
- 戮力一心
- 心花怒放
- 放长线钓大鱼
- 鱼目混珠
- 珠还合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