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ǐng lǐ mó bài]
【解释】: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
【出自】: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十四回:“又添一个青年女子,顶礼膜拜,行状举止,仿佛慧娘。”
【示例】:这句话传扬开去,一时哄动了吉州百姓,扶老携幼,都来~。 ◎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dǐng lǐ mó bài]
[dǐng lǐ mó bài]
[dǐng lǐ mó bài]
又一个青年女子,顶礼膜拜,行状举止,仿佛悲娘。
关公的忠义仁勇,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
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对于他们心中所信仰的东西都顶礼膜拜。
由于清教徒遣责罗马教会顶礼膜拜,歌功颂德的做法,所以他们在文学上反对粉饰。
这个确实牛,要顶一下!如果是第一作者的话就值得顶礼膜拜了。
神更象是家长们,人则对神顶礼膜拜、敬若神明。
并在精神领域须臾不离神灵,在节日、庙会对神灵顶礼膜拜,求得心灵的宽慰与解脱。
千百年来,九华山就成为文人游客向往骏奔的圣地、香客僧尼顶礼膜拜的道场。
不用说,他的遗著保管人并没有遵从500年的勒令,但美国大众依然对他顶礼膜拜。
耶路撒冷因圣城而名,许多先知的共事来到这个被赐福的地主顶礼膜拜.
我匐伏在他的脚下,向他顶礼膜拜。
卡牌只能望着不在攻击范围内的蛮王顶礼膜拜。
众士兵和周围众家奴见状,纷纷顶礼膜拜。
看着这尊法相,每个人都会感到心态平和,忍不住顶礼膜拜。
放在眼里的做法,更是让他们顶礼膜拜。
故于山顶立下庙宇,村民无不顶礼膜拜,日夜香火祭祀。
世间人们皆奉为神明,顶礼膜拜。
更有甚者设坛焚香顶礼膜拜,以为神。
每到佛节,信男信女们就在大菩提树干上拴线,献贡品,顶礼膜拜。
[dǐng lǐ mó bài]
五体投地 [wǔ tǐ tóu dì]
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肃然起敬 [sù rán qǐ jìng]
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毕恭毕敬 [bì gōng bì jìng]
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奉若神明 [fèng ruò shén míng]
奉:信奉;神明:神。崇拜得象迷信者敬神那样。形容对某些人或事物的盲目尊重。
三跪九叩 [sān guì jiǔ kòu]
叩:磕头。最敬重的礼节。
焚香礼拜 [fén xiāng lǐ bài]
焚香:点燃香火。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灵行礼跪拜。烧香跪拜,以表尊敬服从之意。
[dǐng lǐ mó bài]
不以为然 [bù yǐ wéi rán]
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 顶礼膜拜
- 拜倒辕门
- 门庭如市
- 市无二价
- 价值连城
-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 鱼目混珠
- 珠还合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