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ǎn qí wò gǔ]
【解释】: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同“偃旗息鼓”。
【出自】:《梁书·王僧辩传》:“及贼前锋次江口,僧辩乃命众军,乘城固守,偃旗卧鼓,安若无人。”
【示例】:慎列树三棚,相去数里,~。于中栅声鼓,三栅悉兵以击,贼众大乱。 ◎《旧唐书·伊慎传》
[yǎn qí wò gǔ]
[yǎn qí wò gǔ]
[yǎn qí wò gǔ]
慎列树三棚,相去数里,偃旗卧鼓。于中栅声鼓,三栅悉兵以击,贼众大乱。 ◎《旧唐书·伊慎传》
[yǎn qí wò gǔ]
偃旗息鼓 [yǎn qí xī gǔ]
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偃旗仆鼓 [yǎn qí pú gǔ]
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同“偃旗息鼓”。
- 偃旗卧鼓
- 鼓乐齐鸣
- 鸣凤朝阳
- 阳春有脚
- 脚踏实地
- 地尽其利
- 利令智昏
- 昏镜重明
- 明人不做暗事
- 事必躬亲
- 亲如骨肉
- 肉麻当有趣
- 趣舍有时
- 时不再来
-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 来者不善
- 善门难开
- 开合自如
-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 知人知面不知心
- 心花怒放